侧边栏壁纸
博主头像
艺咖联盟博主等级

行动起来,活在当下

  • 累计撰写 99 篇文章
  • 累计创建 19 个标签
  • 累计收到 0 条评论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科大简讯9.5

Administrator
2022-09-05 / 0 评论 / 0 点赞 / 195 阅读 / 16684 字

艺咖联盟 科大简讯

中国科大举行2022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

九月金秋迎风起,九月硕果满枝红。九月的科大校园,朝气蓬勃,青春飞扬。9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在学校东区大礼堂举行。校领导舒歌群、包信和、杨金龙、褚家如、邓建松、薛天,校友代表、清华大学教授饶子和院士,书院总院长程艺教授,相关学院负责人,教师代表出席开学典礼并在主席台就座。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2022级全体本科生新生及班主任参加开学典礼。校党委副书记傅尧主持开学典礼。

image-1662345899590

image-1662345907744

上午9时许,傅尧宣布开学典礼正式开始。伴随着校歌《永恒的东风》慷慨激昂的旋律,护旗手们擎着巨大的校旗从新生方阵中穿过,缓缓走向主席台,现场响起潮水般的掌声。

image-1662345912134

image-1662345918316

随后,全场肃立,奏唱国歌。

在热烈的掌声中,校长包信和院士首先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所有努力拼搏、圆梦科大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包信和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百年来,一代又一代青年奋力追梦,以青春之歌筑就青春之国。中国科大是一所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大学,是一所值得敬重的大学。包信和希望同学们“来科大,读好书”,用心去读好报国、科学、励志“三本书”。

image-1662345925846

“来科大,读好书,在这里你们要读好红专并进的报国之书。”包信和说,红专并进,代表了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初心使命。同学们在入学之后,都参观了校史馆,观看了严济慈、郭永怀、钱学森、钱临照等老一辈科学家系列微电影,收到了《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科教报国”的精神风范。希望同学们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矢志报国、攻坚克难的精神,读好红专并进的报国之书,自觉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国家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把“红专并进”的精神血脉代代延续。

“来科大,读好书,在这里你们要读好理实交融的科学之书。”包信和说,理实交融,代表了学校坚持理论与实践、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不断探求真理的价值追求。我校732校友饶子和院士,经过17年的不懈努力,他和团队率先发现了新冠病毒关键药物靶点,为新冠病毒药物研发提供帮助。希望同学们以饶子和院士为榜样,继承“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优良传统,读好理实交融的科学之书,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丰富资源,将自身优势和学科特色结合起来,创造自己的新天地。

“来科大,读好书,在这里你们要读好追求卓越的励志之书。”包信和说,“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的谆谆嘱托,也是对同学们的殷殷期望。个人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每个人执着坚守的信念和追求卓越的行动。我校8611校友、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带领龙芯团队研发出中国人自己的“龙芯1号”CPU。希望同学们发扬“孺子牛”精神,读好追求卓越的励志之书,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赛道,在各自赛道上跑出精彩。

“同学们,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你们在父母心目中是最优秀的孩子,你们在我们心目中是最优秀的学生。来科大,读好书。在这里,你们将读到最好的书,读到最好的报国、科学与励志之书,成就最好的你们。”包信和最后深情地说,希望同学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殷嘱托,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静下心来刻苦学习,努力练好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功,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六有”大学生,学得文武艺,报效祖国和人民,报效中华民族。

image-1662345935616

清华大学教授饶子和院士作为校友代表发言。饶子和首先带领同学们认识中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贝时璋先生,讲述了贝先生在风雷激荡的漫长岁月里,“风雨不动安如山”地守住一张书案;为国家需求改变自己研究方向,在1958年创办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科大生物物理系,使得生物物理专业在中国成为一门独立的生命科学交叉学科,中国也成为世界上最早几个最早拥有生物物理学研究专业的国家之一,造就了我国最早一批生物物理学骨干人才。

饶子和表示,“开学典礼往往是一个成人礼,从今天开始,每一个人都需要考虑,作为成年人,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作为一名学长,我期待见到大家在最好的年纪,在最好的大学,用最好的态度,做最好的事情。”希望同学们气魄更大些,眼光更宽阔些。请同学们记住: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科大人要争一口气。

image-1662345942165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秦礼萍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结合亲身经历与同学们分享感悟:“要锻炼爬出低谷的能力”“找到自己真正适合并喜欢的领域”“具有能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能力”。秦礼萍表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诸多难题的解决,需要基础科学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协作。希望同学们发挥智慧、努力拼搏,勇担强国复兴使命。

image-1662345953008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刘煜超同学作为老生代表发言。刘煜超分享了在科大四年求学生涯的体会——“独行快,众行远”。奋斗者永远正青春。他说,今年恰逢建团百年,学弟学妹们来到科大,这所由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大学,将倍感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希望学弟学妹们在科大校园里追寻一代代科大人的脚步,同身边的科大人一道,在青春的赛道上并肩奔跑。

image-1662345959023

数学科学学院高歌同学作为新生代表发言。高歌说,科大,这片用无数科研人的汗水浇灌数十载光阴沃土,是我们心目中的大学最美的模样。希望我们都能以孩童的好奇去探索未知,以少年的热情去憧憬未来,以青年的韧性去面对挑战,以中年的理性去分析问题,以老年的沉稳去做出决定,以科大人之名,谱写人生最辉煌的篇章。

image-1662345968560

最后,全体师生起立,奏唱校歌,开学典礼在豪迈雄壮的校歌声中圆满结束。

image-1662345974075

image-1662345978070

本科新生开学典礼结束后,包信和以《科教报国 圆梦科大——争做复兴栋梁 勇当强国先锋》为题,为2022级本科新生作“科学与社会”新生研讨课主题报告的第一讲。

(党委宣传部)

来科大,读好书 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中国科大2022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包信和院士

(2022年9月3日上午 东区大礼堂)

  

image-1662345987538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迎风起,硕果满枝红。今天,我们满怀喜悦心情,相聚在美丽的科大校园,共同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2022级新同学。首先,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所有努力拼搏、圆梦科大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向悉心呵护你们的父母、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默默支持你们的亲朋好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百年来,一代又一代青年奋力追梦,以青春之歌筑就青春之国。在民族危难之际,他们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索我理想之中华”。在建设新中国之初,他们勇挑重担,怀赤子之心,“把青春献给祖国”。在改革开放浪潮之中,他们勇立潮头,敢闯敢干,“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在奋进新征程之上,他们守正创新,踔厉奋发,“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百年来,最激昂是少年志,最闪耀是追梦人。同学们,你们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争做复兴栋梁,勇当强国先锋。

同学们,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期。你们在“读好书,来科大”的感召下,选择了中国科大,也就选择了不一样的人生。中国科大是一所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大学,这是一所值得敬重的大学。学校始终秉承“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理念,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科技英才的摇篮,科学创新的重镇”。如今,你们心怀梦想、求学科大,美好的大学书卷在你们面前徐徐展开。在此,我希望你们“来科大,读好书”,用心去读好报国、科学、励志“三本书”,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成就更好的自己,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

来科大,读好书,在这里你们要读好红专并进的报国之书。1959年9月8日,首任校长郭沫若先生在195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以《勤奋学习,红专并进》为题,提出“我们的校风是好的,就是勤俭办学,艰苦朴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他特别解释了“红专并进”的含义:“不红不专的懒汉是不能容许的;只专不红或只红不专的人,也是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不红则专不能深,不专则红不能透。我们必须又红又专,红透专深,两条腿走路,走到底。” 红专并进,代表了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初心使命。

同学们,大家在入学之后,都参观了校史馆,观看了严济慈、郭永怀、钱学森、钱临照等老一辈科学家系列微电影,收到了《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科教报国”的精神风范。他们为了祖国需要,放弃原本优越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在科研攻关中身先士卒,不觉“其中之苦”,反而“甘之如饴”;他们不计生命短长,“把滴水半生献给党和科学事业”。他们凭着对党的赤胆忠心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书写了新中国科技事业气势恢宏的篇章,为后辈树立了标杆和榜样。同学们,希望大家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矢志报国、攻坚克难的精神,读好红专并进的报国之书,自觉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国家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把“红专并进”的精神血脉代代延续。

来科大,读好书,在这里你们要读好理实交融的科学之书。“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是科大的传统特色。建校以来,学校一直重视学生的数理基础,1959年5月26日,近代力学系首任系主任钱学森先生在人民日报撰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里的基础课》,特别强调“学生必需在学校里打下将来作研究工作的基础”。同时,我校第二任校长严济慈先生指出,“科大不培养只知道书本知识的学生,而是要把学生教成一把锋利的刀子,科研领域见什么就能解决什么”。理实交融,代表了学校坚持理论与实践、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不断探求真理的价值追求。

“做科学是探索未知,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且是非常伟大的事”。为了破解病毒侵入人体的机制,我校732校友饶子和院士,从20世纪80年代末从事流感病毒课题研究以来,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病毒和病毒相关的传染病病原体研究上。2003年SARS病毒来袭,他带领团队开启对冠状病毒的研究,一直没有停过、从未放弃。直到2020年初新冠病毒打破宁静,17年的不懈努力,让他和他的团队率先发现了新冠病毒关键药物靶点,为新冠病毒药物研发提供帮助。“国家给你这样的机会、这样的条件,能够做你想做、希望你做的事,我们应该是做出好的研究成果来回报社会”。同学们,希望大家以饶子和院士为榜样,继承“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优良传统,读好理实交融的科学之书,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丰富资源,将自身优势和学科特色结合起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来科大,读好书,在这里你们要读好追求卓越的励志之书。“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的谆谆嘱托,也是对同学们的殷殷期望。个人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每个人执着坚守的信念和追求卓越的行动。同学们,对于四年求学时光充满了期许和憧憬,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通向理想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向上成长的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优秀的你们进入更加优秀的群体,成功与失败相伴,困难和挫折可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遇到挫折,挑战挫折,战胜挫折,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科大人骨子里追求卓越、攀登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蕴含在东区的孺子牛雕像中,成为科大人的精神图腾。

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为了“铸好中国芯”,我校8611校友、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2001年带领龙芯团队开始研制龙芯CPU,经历无数个日夜奋战,终于在2002年研发出了中国人自己的“龙芯1号”CPU。“我们不只要有,还要强”,胡伟武怀着做“中国芯”的志向,凭借着“誓把强国当己任,敢用青春铸忠魂”的热血,经历“十年砺刃度清苦”的攻坚克难,实现了龙芯的性能迭代升级,打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自主指令系统架构,“芯芯”之火可以燎原。同学们,希望你们发扬“孺子牛”精神,读好追求卓越的励志之书,努力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赛道,在各自赛道上跑出自己的精彩。

同学们,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你们在父母心目中是最优秀的孩子,你们在我们心目中是最优秀的学生。来科大,读好书。在这里,你们将读到最好的书,读到最好的报国、科学与励志之书,成就最好的你们。希望同学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殷嘱托,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静下心来刻苦学习,努力练好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功,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六有”大学生,学得文武艺,报效祖国和人民,报效中华民族!

最后,祝同学们在科大学业有成、生活愉快、梦想成真,度过一段美好的大学时光!

谢谢大家!

中国科大2022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

9月1日,中国科大2022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开始。当天上午,校党委书记舒歌群、副校长杨金龙等来到高新园区、东区等各个校区报到点,检查指导研究生迎新工作。

image-1662346003134

在东区校门口,舒歌群亲切问候研究生新生同学并详细了解研究生报到的各项流程,现场看望了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对他们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

image-1662346010834

在高新园区,舒歌群先后来到园区体育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检查学生报到进展和迎新工作。在园区体育馆,舒歌群实地考察了新生报到、开学安排和防疫物资等情况,并仔细询问他们来自哪里、本科毕业于哪所院校、现在学习什么专业、报到有没有遇到困难等,勉励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早日进入好状态。在学生宿舍,舒歌群与入住研究生亲切交流,仔细询问在园区生活的便利度和满意度。在学生食堂,舒歌群考察了学生的就餐环境,亲切询问学生菜品是否可口、价格是否合理。舒歌群强调,研究生院、高新园区建设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饮食服务集团等相关单位和部门要细化各项服务,确保新生入学报到工作平稳有序、有条不紊。

image-1662346019148

image-1662346023415

image-1662346028837

image-1662346032769

image-1662346037453

image-1662346045753

管理学院2022级全日制MBA和MF研究生在位于滨湖新区的国际金融研究院报到,当日报到人数约230人。在遵照疫情防控要求下,国金院迎新工作井然有序,工作人员、物业人员、学生志愿者提前到位,为新生提供周到的服务。为保证迎新工作高效有序完成,国金院提前召开协调会,详细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学生报到须知。9月3日,非全日制MBA、EMBA、MPM研究生将进行报到。

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迎新工作,多次召开协调会和动员会进行部署。研究生院为全校研究生新生配备了迎新联络员,直接联系并协助新生完成全程报到工作。新生入学报到前,可登录研究生信息平台,在迎新联络员帮助下熟悉报到流程、备齐所需材料;在网上查询住宿、预约体检日期;填写学籍信息、申请学期注册,并进行网上选课。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学校不再安排集中迎新点报到,研究生新生入校后到所在院系办理入学报到手续、领取相关材料。研究生新生须持一卡通、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安康码绿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核验后经由指定大门进入宿舍所在校区,凭录取通知书到宿舍楼管理室领取房间钥匙,办理入住手续。

报到现场,各项流程一目了然,学校前期招募培训的20位志愿者协助新生网上入校申请审核,还有志愿者协助图像采集,其余200余名志愿者热情地为新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校团委、校芳草社等在各报到点设立多个志愿者接送点为新生提供咨询引导、行李看管等服务,物业公司的搬运车来回穿梭为新生搬运行李。按照学校部署,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研究生新生报到各项工作平稳有序。

image-1662346062555

image-1662346068978

image-1662346072977

image-1662346078593

image-1662346091078

image-1662346096451

image-1662346102427

image-1662346106580

从9月5日开始,各院系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体检、研究生综合英语免修资格审查将陆续展开,9月5日开始正式上课。


(新闻中心)

科学实验秀精彩纷呈

——中国科大成功承办第四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

  

8月25日至9月1日,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提供支持的第四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在线上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124支队伍集聚线上,为公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趣味横生的科学实验秀。

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是全国科技周重大示范活动之一,旨在向全社会广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展示科学魅力。同时,注重培养科学实验专业人才,提升科学知识传播能力,培育公众创新意识,真正把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落到实处。

image-1662346119330

本次实验展演汇演活动分为两个阶段。8月25日举行的第一阶段展演汇演活动中,各参赛队伍将科学知识与多种艺术形式巧妙融合,呈现了极具创意的科学实验。经过激烈角逐,30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9月1日的第二阶段展演汇演。

在第二阶段展演直播活动开始前,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罗喜胜分别致辞。

周德进指出,中国科学院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同时肩负着科普“国家队”的责任和使命,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倡导科学文化。他希望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为科技、科普人员科普能力的提升提供平台,促进中国科学教育工作发展。

image-1662346128872

罗喜胜表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2019年承办了第三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2022年再次承办这项活动,充分体现了科技部和中科院对我校的信任和长期的支持,学校十分重视科学普及教育工作,科普工作几乎覆盖了学校所有的学科专业。今后,学校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科普工作,培养科普人才,产出科普成果,用科普服务社会。

image-1662346135998

第二阶段活动设置自选实验和评委问答两个环节,一方面考察各参赛队伍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能力,另一方面考察科普知识量和临场应变的能力。

活动现场,各代表队以物理、化学、生物、光学等学科中的有趣科学现象和日常生活为切入点,融入舞台剧、小品、脱口秀等多种表演形式,既有经典科学实验的重新编排演绎,又有前沿科研成果的通俗形象化展示,充分展现科技、科普工作者的创新活力与风采。

image-1662346141148

image-1662346148468

image-1662346155914

本次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政国、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游云、著名朗诵艺术家瞿弦和等7位专家组成专家评委会,两位公证人员负责现场监督工作。

image-1662346166125

经过评审,展演汇演活动最终择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专项奖及优秀组织奖。其中,绍兴科技馆等10支参赛队伍荣获一等奖,浙江省科技馆等20支参赛队伍荣获二等奖,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30支参赛队伍荣获三等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的和上海科技馆分别凭“一杯热水的魔力”和“一波三折”获得最佳实验创意奖,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去伪存真”和安徽省科技馆的“飞天梦”获得最佳表演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31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image-1662346173839

image-1662346178064

本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通过《中国科学报》《科普时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招生B站账号、蔻享学术的新媒体平台面向全国观众播出。

(校科协、科研部)

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都海江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

8月30日下午,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一行来我校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火灾实验室”)就双方合作的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新技术进行调研交流。故宫博物院保卫处处长王波、审计处处长佟建明、安全技术处科长李月、预算处科长倪玉康参加座谈,校党委书记舒歌群,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省文物局文物督察处副处长王福武,火灾实验室主任刘乃安、副主任纪杰、党委纪检委员胡源、清洁高效灭火研究室主任王喜世及实验室部分老师陪同座谈。座谈会在我校西区火灾特种楼209举行,由纪杰主持。

image-1662346189384

image-1662346193852

舒歌群首先致欢迎词,对都海江一行表示热烈欢迎。舒歌群表示,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消防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故宫开展了两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合作研究,目前均进展良好,针对文物建筑典型的消防安全问题合力攻关,已取得了多项成果,未来将在故宫博物院开展应用示范。舒歌群指出,作为典型的理工类高校,希望故宫博物院和我校多开展展览、交流活动,以助力提升我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

image-1662346198577

何长风在致辞中强调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他说,文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遗存,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要不断借鉴故宫博物院的宝贵经验,持续加深与中国科大的合作,为新时代安徽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image-1662346207828

都海江表示,故宫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瑰宝,馆藏文物量大,在我国文物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国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火灾前沿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前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凝聚合力,充分发挥科技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撑作用。

image-1662346216059

纪杰介绍了火灾实验室的相关情况,并汇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物建筑火灾蔓延机理与评估预警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阶段性进展。该项目牵头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负责人:纪杰),故宫博物院为参与单位。

image-1662346228482

image-1662346232485

在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新技术交流与讨论部分,实验室王喜世教授、张启兴副教授、阚永春副研究员分别就细水雾灭火技术及应用简介、无人机巡检与图像精准探测技术、防灭火涂层材料等内容进行了汇报和交流。

image-1662346239077

随后,丁龙副研究员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大型明清古建筑(群)多干扰条件下火灾探测器设置方法与适用性提升研究”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该课题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型明清古建筑(群)安全风险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项目牵头单位为故宫博物院(负责人:都海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课题承担单位。

image-1662346246134

image-1662346250849

image-1662346255599

会后,都海江一行参观了激光流场诊断系统平台、锥形量热仪、大空间试验厅、火灾探测标准火试验室、ISO9705实验台等实验平台和设备,观看了火灾图像识别预警、缩尺寸古建筑火蔓延、火旋风等实验演示,并详细听取了设备和平台介绍。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0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