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边栏壁纸
博主头像
艺咖联盟博主等级

行动起来,活在当下

  • 累计撰写 99 篇文章
  • 累计创建 19 个标签
  • 累计收到 0 条评论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简史

Administrator
2021-04-30 / 0 评论 / 0 点赞 / 309 阅读 / 4587 字

艺咖联盟 创作知识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简史

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国徽的设计历程。

1.jpg

当时国徽设计团队的主创人员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组张仃、张光宇、周令钊、仲灵;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设计组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畅中、汪国瑜、胡允敬、张昌龄、罗哲文等组成。

2.jpg

(林徽因和梁思成)

当时中央对于国徽设计的要求是:

  • 要有中国特征;
  • 要有政权特征;
  • 形式要庄严富丽。用齿轮、麦稻穗,五星、绶带作为题材。

根据中央美术学院国徽设计组张仃的设计,中央意见:要求国徽中必须有天安门的形象,用以代表“五四”民主运动发祥地、新中国的诞生地,以天安门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张仃、仲灵共设计了5个相似的图案,现仍收存在政协档案馆。

3.jpg
4.jpg

设计说明:“齿轮、嘉禾的结合,代表工农联盟。”“衬景及五角红星,代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及共产主义的光芒普照全球。”“地球上面将我国版图显露出来,表现了我国特征——地域辽阔广大。”本文为叙述方便,将这一方案称为第一基本稿,创意在于:后定型于国徽上的齿轮、嘉禾结合和五角星。

清华大学营建系林徽音、莫宗江等在1949年10月23日提交了一个国徽图案和《拟制国徽图案说明》。

5.jpg
6.jpg

拟制国徽图案以一个璧(或瑗)为主体:以国名、五星、齿轮、嘉禾为主要题材;以红绶穿瑗的结衬托而成图案的整体。也可以说,上部的璧及璧上的文字,中心的金星齿轮,组织略成汉镜的样式,旁用嘉禾环抱,下面以红色组绶穿瑗为结束。颜色用金、玉、红三色。

张仃等人在6月15日也提交了他们的修改方案,天安门从斜透视改为正立面,但时间匆忙,立面上画了10开间

(中间1间,左侧4间,右侧5间)。
7.jpg

国徽应征图案设计含义:  

  • 红色齿轮、金色嘉禾、象征工农联盟。齿轮上方,置五角金星(本文作者评注:是“五角金星”,不是“五星”——五颗星),象征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齿轮嘉禾下方结以红带,像征全国人民大团结,国家富强康乐。
  • 天安门——富有革命历史意义的代表性建筑物,是我五千年文化,伟大、坚强、英雄祖国的象征。

6月17日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设计小组在梁思成、林徽音的领导下提交了设计方案和《国徽设计说明书》。

8.jpg

国徽设计说明书
设计人:国立清华大学营建学系

一、我们的了解是:  

国徽不是寻常的图案花纹,它的内容的题材,除象征的几何形外,虽然也可以采用任何实物的形象,但在处理方法上,是要强调这实物的象征意义的。所以不注重写实,而注重实物的形象的简单轮廓,强调它的含义而象征化。
它的整体,无论是几件象征的实物,或几何形线纹的综合,必须组成一个容易辨认的、明确的形状。

这次的设计是以全国委员会国徽小组讨论所决定采用天安门为国徽主要内容之一而设计的。因为天安门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物,而它前面还有石桥、华表等许多复杂的实物,所以处理它的技术很需要考虑,掌握象征化的原则,必然:

(一)极力避免画面化,不要使它成为一幅风景画,这就要避免深度透视的应用,并避免写真的色彩。
(二)一切需图案化、象征化。象征主题内容的天安门,同其他象征的实物的画法的繁简必须约略相同,相互组成一个图案。

二、这个图案的象征意义

图案内以国旗上的金色五星和天安门为主要内容。五星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天安门象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源地,与在此宣告诞生的新中国(本文作者评注:是清华的设计说明这么说的,而张仃的设计说明没有如此说,怎么几十年后,被张仃给颠倒过来了)。以革命的红色作为天空,象征无数先烈的流血牺牲。底下正中为一个完整的齿轮,两旁饰以稻麦(本文作者评注:清华是有稻有麦,而张仃方案只是麦),象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以通过齿轮中心的大红丝结象征全国人民空前巩固团结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周围。就这样,以五种简单实物的形象,藉红色丝结的联系,组成一个新中国的国徽。

在处理方法上,强调五星与天安门在比例上的关系,是因为这样可以给人强烈的新中国的印象,收到全面含义的效果,为了同一原因,用纯金色浮雕的手法,处理天安门,省略了繁琐的细节与色彩,为使天安门象征化,而更适合于国徽的体裁。

红色描金,是中国民族形式的表现手法,兼有华丽与庄严的效果,采用作为国徽的色彩,是为中国劳动人民所爱好,并能代表中国艺术精神的。

一九五零年六月十七日

1950年6月2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此时正在召开,全委会在6月20日召开国徽审查会议,周恩来总理和到会成员进行了评审。

9.jpg
最后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的第二图当选。
清华营建系国徽设计组第二天赶制了一个向政协大会展示的国徽图案:
10.jpg
1950年6月21日,清华营建系国徽图案

在图案下方用隶书书写:  

国徽图案说明  

  • 形态和色彩符合征求条例国徽须庄严而富丽的规定。
  • 以国旗和天安门为主要内容,国旗不但表示革命和工人阶级领导政权的意义,亦可省写国名。天安门则象征“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和在此宣告诞生的新中国。合于条例“中国特征”的规定。
  • 以齿轮和麦稻象征工农,麦稻并用,亦寓地广物博的意义,以绶带紧结齿轮和麦稻象征工农联盟。

11.jpg

1950年6月23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主持通过决议,同意国徽审查组的报告和所报送的国徽图案。

12.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1950年9月20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GB 15093-2008 国徽》规定了国徽的样式、材质及色彩。

本文内容根据《梁思成、林徽音与国徽设计》作者:秦佑国、部分网络资料编辑整理

0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