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边栏壁纸
博主头像
艺咖联盟博主等级

行动起来,活在当下

  • 累计撰写 99 篇文章
  • 累计创建 19 个标签
  • 累计收到 0 条评论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做合格父母,从管控坏脾气开始!

Administrator
2018-04-22 / 0 评论 / 0 点赞 / 172 阅读 / 3838 字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喜、怒、哀、惧,是人类的四种基本情绪,在人际关系中,最常见的直接引发人际冲突的情绪就是愤怒,如何处理愤怒这种情绪,极其重要。
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愤怒的作用,是用来调动人的注意力和体能,积聚力量,用于攻击和战斗 。原始人要生存,追逐猎物或与猎物博斗,与敌人博斗,都需要愤怒,这是人类在上百忆年的生物进化历史中形成的心理功能。
我们人类进化到今天,只有极少数人在极少数情况下,才需要这种体能上的对抗,比如军人的战斗、拳击、足球赛等,才需要这种功能。
此外大数人在大多数时间,已经不需要从体能上与敌人直接对抗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争端和矛盾,但是现代社会要求我们使用智慧去解决问题,依靠的是语言交流,而不是靠武力,所以我们不再需要愤怒,我们更需要平静和理智。

塞听的娃.png

但是人类这个物种进化超过100忆年了,漫长的进化历史使得我们这种本能根深蒂固。有文字记载的人类文明社会不过几千年的时间,相对于漫长的进化历史,简直就是眼前的一瞬间,所以人类还难以适应现代化人的生存方式。我们一旦和人发生了冲突,还是习惯于用原始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就是开始愤怒,准备战斗。一旦愤怒了,人的意识就会开始涣散,思维上的判断水平就会迅速下降,倾向于武力征服对方。
这就对现代人提出了一个挑战,看谁能克服愤怒这种情绪化,谁才能更理性,谁就更适应现代社会。
青年人生机勃勃,也是情绪容易暴发的人群,所以在社会上,那些仇日的青年,在游行中打砸日系车的人,围攻麦当劳的人,其实就是这个群体的愤怒情绪的集中爆发。
我们不妨来看一件往事。
2012年,因为日本侵占我国的钓鱼岛,民间反日情绪开始高涨,许多城市掀起了反日大游行,其实,游行的目的应该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政府知道我们老百姓的态度,让世界知道我们中国人的态度,但是一些冲动的年轻人开始失控,开始打砸日系车。

在西安市的游行中,一个叫蔡洋的年轻人,用一把自行车用的U型钢锁,砸在一位日系车主的头部,导致对方颅骨被砸穿,,当场把脑浆都砸出来了,这位无辜的受害者后来活下来了,但是可想而知,他生不如死,再也无法成为一个正常人。
可悲的是,蔡洋在事后一直不承认自己错了,坚称自己是爱国行为,这真的是爱国吗?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类似于蔡洋这样的所谓的爱国者,其实他们只是内心有压力,又得不到及时释放,他们需要寻找发泄 的机会,抗日游行就给了他们这种发泄的机会。这种群体的活动,让他们情绪高涨,并且,他们以爱国者自居,就产生了一种错觉,有了道义上的支撑,就越发的狂妄,所以他们喊着爱国的口号,打着爱国的旗帜,开始心理安得的把内心积聚的压力迁怒于日系车和车主。
其实,稍微理智一点就该明白,开什么车跟爱不爱国压根就是两码事。
我们不妨看几个历史人物,将介石、闫锡山、孙传芳、李烈钓, 这些人早期都是在日本留学的,他们不仅开日本车,还得吃日本饭,说日本话,还会交很多日本朋友,但是后来倭寇侵略中国的时候,这些人照样是积极抗日,跟倭寇死磕到底。
我们再看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梅思平,1919年,他是北大学生,“五四运动”他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高喊着爱国口号,参与了火烧赵家楼和痛殴章宗祥,他真的爱国吗?事实是,后来鬼子还没进村,他就屁颠屁颠的迎接太君去了,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铁杆汉奸。所以说,冲动是魔鬼,被愤怒的情绪驱驶,人就这样变成了魔鬼!
说完了社会,再回归家庭的视角,一个情绪暴躁的人,就是家庭的灾难,有一种人,俗称窝里横,在外面对别人总是很友好,没脾气,但是面对家人时候,却毫无耐心,脾气老大。
这种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往往是内心安全感很缺失的人,他们往往在小时候被父母忽视的,或者总是被父母挑剔和批评。
但是每个小孩子都是渴望父母认可自己和表扬自己的,于是他会违心的去顺从父母,或者主动讨好父母,来换取父母的爱和关注,这就养成了一种讨好他人来换取安全感的一种思维习惯。
成年以后,这种习惯会继续发挥作用,他由于害怕别人否定自己,所以会去讨好领导,讨好同事,讨好朋友,他成为一个别人眼里的老好人。但是迁就别人是违反基本的人性的,必然会给他带来屈辱感,并且在他的内心造成压力积聚,这些压力需要寻找发泄的出口。
当他回到家里,面对的是最亲的人,配偶,父母,孩子,总之都是他信任的人,他从内心感觉到踏实了,放松警惕了,于在外面积聚的压力就会很容易转变成攻击性,会抑压不住的冲动,这种冲动,一有机会,就会以愤怒的情绪化表达,这就是“窝里横“的心理学原因。
家里有这么一个情绪化的人,对于其他的家庭成员,那就是灾难性的,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会大发脾气,就你的好心情给搅的一踏糊涂。老话说的好 ,有本事的人,在外面有脾气,在家里没脾气,越没本事的人,在外面没脾气,在家里脾气越大。
家庭要和睦,亲人之间就得互相关心,好好的说话,一旦不能好好说话了,动不动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脾气,日积月累,心就会越来越凉了,感情就会越来越淡了。
可怕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经常对这种情绪化很宽容,比如经常会说某个人,“这个人其实挺好的,就是脾气坏了点”,好像我们应该理解和包容这种坏脾气。说的直白一些,坏脾气就是一种自私,就是对别人不够尊重!
坏脾气的父母,动不动就冲孩子发脾气,严重的还会动手打孩子,这些家庭暴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和社会成就,很多负面的影响终生难以消除。心理学研究表明,爱的滋养是儿童心理发育必要的养份,恐惧是儿童性格发育的第一杀手,而父母的坏脾气,恰恰是大多数儿童心理创伤的主要来源。

怒吼的妈妈.jpg

吼叫的父母是教不好孩子的,因为孩子不可能接受你的坏脾气,而只能被动的忍受你的坏脾气,你在冲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他或许不敢于公开反抗,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用情绪在跟你对抗,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他也会慢慢的形成情绪化的思维习惯,这就造成一个可怕的后果,就是孩子长大以后,很容易又变成当年的父母的样子,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强迫性重复。
爱发脾气的的人该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字:改!
成年人有能力对自己负责,只有自己痛下决心,才能真正的改变自己,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只要你下决心去做,就一定会有成效!
提供以下几个思路供参考:
第一点:多学习,多反思。从认知层面去认识自己的缺点,直面自己的缺点,我们可以从家庭关系入手,家庭就是我们的人际关系的实习场所,多总结一下,我什么情况下容易对配偶发脾气,什么情况下容易对孩子发脾气,总结的多了,心里就养成了一个自我警惕的意识。
第二点:一旦类似的情景出现,可以及时的觉察到自己的愤怒情绪,意识到自己又犯老毛病了。马上告诉自己,要平静下来,等双方情绪都平复了,再谈具体的事情。
第三点:敢于直面自己的缺点,勇敢承认自己的问题,不论对方是父母,是配偶,还是小孩子,都要跟对方诚恳道歉,这里不是说具体的事情是对或错,而是把愤怒的情绪定义为一种错误。
在以上三点的基础上,只要你坚持去修正自我,就一定会取得进步,你会发觉这个世界上值得愤怒的事情越来越少,你会变得更理性,更宽容,不仅与家人的亲情关系得到改善,同时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视野和格局得到拓宽,与朋友、同事的各种关系也可以得到改善!
所以,如果你想要做合格的父母,并提升自已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从觉察和管理自己的坏脾气开始吧!
做学习型父母,用心经营和谐的亲子关系,培养心态阳光的下一代
更多心理学知识,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 “天下父母心”专栏文章

微信公众号:天下父母心.jpg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即可订阅“天下父母心”公众号文章

0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