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边栏壁纸
博主头像
艺咖联盟博主等级

行动起来,活在当下

  • 累计撰写 99 篇文章
  • 累计创建 19 个标签
  • 累计收到 0 条评论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咖联盟 科大简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调研》

Administrator
2021-05-17 / 0 评论 / 0 点赞 / 337 阅读 / 5669 字

艺咖联盟 科大简讯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调研

5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率农工党中央调研组来校,就“强化生命健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行主题调研,并听取学校工作汇报。农工党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王素芳、中央研究室主任郭洪泉,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长顾金辉,安徽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西明,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省委主委牛立文,省卫健委党组书记刘同柱,校领导舒歌群、包信和、杨金龙、褚家如,附属第一医院领导刘连新、严光、徐晓玲、鲁朝晖等陪同调研。
陈竺一行首先参观了校史馆,了解学校的历史沿革和荣誉发展史。

随后,学校在东活五楼报告厅举行座谈会,汇报学校相关工作,党委书记舒歌群主持座谈会。

校长包信和以《潜心立德树人 执着攻关创新 努力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题,做学校工作报告。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规模、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的办学声誉等,重点介绍了学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产出的一大批卓越成果,以及在科技抗疫中彰显的硬核力量。包信和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中国科大,对学校做出了系列重要指示,希望中国科大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多下功夫,努力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学校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以本为本、潜心立德树人;优化学科布局,执着攻关创新。包信和表示,中国科大是一所红色大学,通过创新立校,以科教报国为初心使命,学校将以强烈的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争取率先建成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执行部长薛天以《面向生命健康 立德树人攻关创新》为题,做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工作汇报。他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的建制、历史沿革、战略定位、基本定位及架构,并围绕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两方面,介绍了科大新医学的教学理念、学位学科与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近五年的科研项目与成果等,重点阐述了生医部未来的发展蓝图和中国科大抗疫科研攻关情况。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党委书记、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刘连新以《传承百年历史荣光 奋力创建“一流医院”》为题,介绍了医院一百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医院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他说,附一院作为安徽省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行集团化管理,通过人才引进、优化布局、凝练团队、加强学科建设等措施,近年来医院业务能力不断增强,运营效率不断提升。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附一院闻令而动,通过科技抗疫,荣获多项国家和省级奖项,向世界彰显了科大智慧。

研讨交流环节,与会者高度赞扬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附一院取得的成绩,并就多学科交叉研究、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托珠单抗治疗方案的启示,科大新医学如何赋能地方发展、带动地方建设,以及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实现预期目标等方面开展交流,建言献策。

陈竺对中国科大在推动生命健康领域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生命健康是世界科技的前沿,生物经济、健康产业是经济主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刻理解强化生命健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意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四个面向”要求,紧盯科技前沿和市场需求,为保障人民健康提供高质量生命健康科技供给。要强化生命健康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加大生命健康重点领域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努力形成新的增长点和突破点。 要强化引领生命健康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主体建设,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集群,整合企业研发中心以及企业创新联盟等科研力量,形成梯次布局、协同作战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构筑面向未来发展的整体优势。

座谈会后,陈竺一行实地调研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衰老的生物学基础和干预策略”办公室、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平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血液和细胞治疗研究所、肝胆胰外科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移植重点实验室以及临床病理中心。

(党委宣传部)

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工程科学学院潘挺睿教授团队在知名生物科技期刊 《Biotechnology Advances》发表综述文章

近期,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工程科学学院潘挺睿教授团队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Cheemeng Tan团队合作在知名生物科技期刊《Biotechnology Advances》上发表了“Building protein networks in synthetic systems from the bottom-up”的综述论文。潘挺睿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合成蛋白质网络可以将天然或者合成的蛋白质整合成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体系,是合成生物学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该项调研包括了已有的在油包水液滴、脂质颗粒和仿生生物材料中构建蛋白质网络的基础技术,涵盖了合成蛋白质网络在细胞信号传播途径、能量自给系统、细胞环境传感器和无细胞蛋白质支架中的最新应用。


图1 在脂质中构建蛋白质网络(又称“人造细胞”)

潘挺睿研究团队在该项工作中重点归纳了组装蛋白质网络的新技术,主要包括高通量微量液滴混合技术和多蛋白脂质颗粒组装技术。只有基于可控和高通量的蛋白质组装技术,合成生物学家才能够构建功能更复杂的“人造细胞”。值得一提的是,潘挺睿团队主攻的微流控液滴技术在蛋白质网络的构建上潜力巨大,其可实现以高通量的方式微量化、精确化、智能化地构建蛋白质网络系统,对于推进蛋白质网络的研究和应用的开发具有巨大的技术价值。


图2 潘挺睿教授团队开发微流控液滴打印系统用于蛋白质网络的构建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734975021000598?via%3Dihub

我院学生参加苏州工业园区“健康新干线,卫生直通车”定向赛活动荣获三等奖

2021年4月2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的同学参加了苏州工业园区月亮湾社区工作委员会举办的“释放青春活力,争做健康市民”健康定向赛活动。


图1 比赛开始,同学们“万箭齐发”

本次参赛队伍共有十支队伍(包括,中科大、苏州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参赛人数达百余人。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参赛队伍(简称“科大队”)由六名男生和四名女生组成,经过2个多小时紧张激烈且妙趣横生的比赛,最终“科大队”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季军奖杯。同学们在运动中卸掉了生活和学习的压力,散发着青春和活力。在轻松愉悦又不乏激烈刺激的氛围中,身体得到锻炼、心情得到放松。同时,也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友谊与了解。比赛场上,运动员们斗志昂扬、团结协作,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和敢打能战的体育精神。整个竞赛气氛激烈又不失轻松愉快,参赛同学们尽力完成每一项项目,全身心的投入在比赛中,围观同学不时发出欢快的笑语,同学们将青春的光芒发挥到极致,充分感受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同时还学习到了很多健康卫生知识,重新认识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


图2 科大队运动员获奖合照

最终,趣味运动会在来自不同大学的同学们认真参与积极竞争中圆满结束。中科大同学们的合作精神也得到完美的表现,充分展示了团结拼搏的精神,彰显了昂扬奋进的青春力量。

投稿人:薛立德 夏科
(以上内容均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
0

评论区